3.2 选址


3.2.1 植物园基址应与周边公共交通设施衔接;应充分配套建设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
3.2.2 植物园选址时应做基址的生物地理本底调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自然水源宜充足,且水质良好;
    2 宜选择地形地貌丰富多样的区域,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3 土壤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
    4 宜有一定面积的本土原生植被。
3.2.3 以研究和展示在特殊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植物为目标的植物园,应选择适宜其生长的基址条件。
3.2.4 植物园基址应避开洪涝、滑坡、崩塌、污染源等条件不良的区域。
条文说明
3.2.1 植物园的可达性要好。植物园要进行日常科研工作,又有游览和科普教育的功能,因此距市区不宜过远,一般距市中心以乘公共交通不超过1h为宜。出入口与附近的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站点要联系紧密。
3.2.2 植物园应对基址做生物地理本底调查,包括气候、地形、光照、土壤、地质、水文、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1 水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植物灌溉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水生、沼生、湿生植物生长需要水环境,水面还可以调节气温及湿度,丰富园林景观。选址要调查基址内或附近水源的情况,以自然的河湖水源为佳;供水量要有保障,水质要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的要求,不能使用有污染的水源;要了解地下水位、降水量分布及总量、有无洪涝威胁等水文条件,避免对植物园造成重大影响。植物园绿地规模大,应充分发挥绿地蓄滞雨水的功能,用于灌溉和湿地植物展示,并缓解城市管网压力。
    2 原有地形地貌丰富,且坡度不大于10%的平地和缓坡地占植物园用地总面积的30%以上,是良好的基址条件。植物园可利用原地形,合理安排不同分区。平地和缓坡地可用于营建苗圃和各类专类园。山峦、溪流湖沼等地形可形成不同的小气候,满足有特殊生态要求的引种驯化植物。如果地形条件不理想,也可在土方量不大的情况下,创造丰富的微地形,分隔视线,组织空间,并形成小气候。
    3 植物园内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因此对于土壤的要求也多种多样。选址时要做好土壤普查工作,宜具有不同的物理及化学性状。为适于大多数植物生长,要求有1/2以上的土壤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石砾少、腐殖质含量高、呈微酸性或中性反应,避免选择有立枯病、根腐病等病菌感染的土壤。对土壤有特殊要求的植物,可进行适当的改良,以满足其正常生长。
    4 基址内的原生植被是植物园科研、展示的重要内容,在建园初期又可形成较好的景观面貌。但如果植被过多,要大量砍伐后才能种植新引种的植物,反而会造成破坏和浪费。因此基址内的原生植被面积不宜超过30%,即初期可达到一定的绿化效果,也不会影响植物园的建设和持续发展。
3.2.3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区和地形地貌多样,已经建立了以研究和展示在特殊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植物为目标的各类植物园。如以保育、收集和引种高山地区的花卉、药用、珍稀濒危植物为主的高山植物园;以研究、选育和展示沙区野生植物资源为主的沙生植物园;以发掘和展示野生耐盐植物资源为主的盐生植物园等。
查找 上节 下节 收藏 笔记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